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這為農業和農村經濟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加入WTO後,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我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相互聯係和影響日益加深,全麵提升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已成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而構造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體係,積極拓展農業和農產品的功能、效益、品牌和研發,則無疑是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選擇。
激活核心動力構建完整體係農業的國際競爭已不是單純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農業體係的競爭,更確切地說是農產品加工和營銷企業的競爭。這就要求構建以農產品加工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體係,實行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生產。
一是圍繞加工和市場需求組織農業生產。我國農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加工業已經從被動發展的“工業依附型”,開始向主動發展的“市場主導型”轉變,即圍繞市場消費需求組織加工生產,圍繞加工需要再安排專用農產品的種養,形成需求什麽———加工什麽———種養什麽的“反彈琵琶”新格局。這一新格局的成形與完善將有效引領農產品的生產品種、區域、規模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從而全麵提升農業的產業層次。
|